2020年10月11日,我完成了教学法考试。虽然在之前的练习中,自己有带过指令,但是,位置不同,视角不同,感受和收获自然也不同。
从排课开始,就要尽可能把之前学到的理论运用其中,当然也包括平日上会员课时感受到的学校老师是如何安排口令~节奏~体式阶梯式的升级。都说为母方知母恩,现在也真真儿体会到一节完整的瑜伽课是需要多少知识支撑和精心编排,更不用说一节高质量的瑜伽课。
因为自己是下午考试,从上午考试的小伙伴那里也学到了不少,比如大休息时老师不要走动,体式停留时要给出明确口令让学员深入体式和感受身体。
教学考试的总结:
- 口令名称不专业,比如后脑勺(头部后侧),投降手势(双臂从身体两侧举到与肩同高,手掌朝前,弯曲手肘,大小臂九十度)
- 最终体式的分解要领不准确。狂野式与轮有着本质的不同,比如对角线肌肉拉伸,单臂支撑。体式解剖逻辑还需要总结。
- 时间分配不合理,就像飒姐说的“前戏有点太长,高潮太短”,哈哈,总结到位。
题外话~
一日,与爱人打闹,我说:“小心我打伤你。因为你还是从前的你,而我已经不是从前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