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苏作业
瑜心记1
正式接触瑜伽其实源于一场美丽的邂逅,彼时刚刚生产完女儿差不多七个多月的光景,至今第一次上课时错乱的呼吸和颤抖的四肢的画面还清晰的印在我的脑海里。
接下来的一年中,我从蹭朋友的课时蹭到不好意思到自己成为会员,总共有没有上超过20节课。每每在课堂中看见各路美女驾轻就熟的表演出各种难度的标准体式时,我的内心充满了十万个为什么?????和各种羡慕。课后讨教经验,每位同学都真诚并语重心长的告诉我:“去上200吧,上完课一定会有提高的。” 200课程就这样悄然而至……
截止发稿时已经上了8天课,是整个课程的三分之一。静下来想想有几点粗浅的体会,建立、接受、理解和融合。这几点在我看来其实是一个闭环,随着每一个环节的打开和链接可以推动练习者进入更深入的阶段。
建立,无论你以前学过什么派系在新的学习考试之前都应该放下以前的影响。建立出一个新的系统。以我这个新手来讲,首先要建立一个正确理解指令和动作要领的系统,要听懂老师在说什么。比如身体意识,什么叫身体意识?其实简单说就是体式中你的身体要配合指令做什么,每个关节每条肌肉都有自己的作用,练习者要知道怎么怎么动到正确的位置和使用合适的技巧。现在的我就比初来乍练时纠正了体式中很多错误的理解。当然建立还包含瑜伽知识的建立、力量的建立、柔韧性的建立。从无到有,由弱渐强……
接受,理论的接受包括我们正在学习的整个涵盖了瑜伽精神、轮穴、呼吸、骨骼肌肉等等所有的一切。同时也要接受我们自己当下的状态,做到的、做不到的都要接受,接受自己的状态,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独到之处,不断练习交给时间就会有提升。
理解,伴随体式的深入、理论的扩展,势必会对我们的理解带来更深广的影响。例如我们学了自己的身体属性就会更多了解自己适合和不适合的东西;骨骼和肌肉还没有学到,但是我猜想经过了解我们就会知道自己为什么擅长某些体式或者别人很容易做到的自己却很难达到。
融合,在前三点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将知识点进行融合吸收,知其所以然,在练习中体式也会更加深入。
没有实践的理解比没有理解的实践好。理解的实践比没有实践的理解好。你的真性情比理解和实践更好。——Upanishads
这段箴言是瑜伽练习者体悟的最好注解和总结。
最终时间&实践会带来你想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