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N

我做出了“变态桥”: 苏苏

阿斯汤加的练习中,有一个“变态桥”的体式。说它“变态”我觉得一点不为过,虽然班上
好多同学第一次学习时就进入这个体式了,我可是为了它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这个
体式是我这次阿汤培训一直想要完成的体式之一。

为了练习它,脖子搞折过,头发蹭掉过,额头还蹭出了疤。最开始的时候我尝试手肘
撑地,然后推头部向前滚,再尝试松开双手互抱手肘。但是每当我憋足了力气松手要
去拥抱自己的手肘时,身体就无情的垮了下来,失去平衡,从头部开始扭曲,脖子就
折了。好吧,几经尝试都已失败告终,那先不松手好了,保持双手撑地,推胸腔向上
,头再向前滚,好不容易找到了额头贴地的感觉,也同时感受到了额头和瑜伽垫深深
的摩擦(瑜伽垫被男朋友做HITT用运动鞋给搓烂了),剧烈的摩擦后挣扎这起来,额
头上顶着一道红印,搓破了皮,还蹭着橡胶的碎粒,几个月前磨破的额头到现在都还
留着疤。

这次阿汤培训,盼星星盼月亮,终于盼来了老师对“变态桥”的讲解。我打起十二分的精
神,竖起山猫的耳朵,生怕错过了任何一个细节。老师带我们逐步进入:坐立,屈膝
,膝盖向外打开,脚跟相对,双脚外侧贴地;然后手肘于体后撑地,推胸腔向上,头
顶点地;双手于体前互保手肘,双手拉锁骨向下;然后臀部用力向上推,髋部上提,
同时双脚用力蹬地,髋部的力量推头部向前,额头贴地。轻轻松松,我居然做出来了!

我心里那个激动啊,九图又可以多一个了。冷静下来,那我以前为啥做不出来呢?想
了想,这个“变态桥”主要的用力点在于髋向上提的力。以前我的髋是松的,臀部也没有
用力向上推。这次阿汤培训,老师从我的前屈开始调整,引导我从髋部开始用力,寻
找“髋炸”的感觉,同时大腿内侧用力向前蹬。而当我开始逐渐在前屈中找到髋部折叠的
感觉时,我也在展髋的动作中能更多的用髋带动身体向前向上;而在前屈找到的大腿
内侧蹬的感觉又帮助了我在“变态桥”中大腿内侧用力带动大腿内旋。我终于深深体会到
老师的那句“没有伸就没有缩”,原来伸展和收缩是相对的,一个肌肉它无法伸展就无法
用力收缩,好像我在前屈中无法展大腿后侧,同样地在“变态桥”中也无法收缩大腿后侧
和臀部,当然就无法推髋向上。我们的肌肉应该是有弹性的可伸可缩才能在体式中有
好的表现,就好比一个橡皮筋,它可以拉开,才可以收缩弹回。

当然进入体式的方式也很重要,老师教了我们一个小诀窍,就是在进入体式之前先互
抱手肘,双手拉锁骨向下,更多的推胸腔,然后再顶髋进入体式。先互抱手肘就可以
在进入体式的时候更多地动用到髋部的力量,也就避免了我之前手撑着地进入体式再
松开双手后身体失衡的状况。

我感慨良多,原来一个动作的完成依赖与于身体各个部位的相互协同。每一个部位,
从腿,髋,臀,胸腔,肩都需要预备、打好基础好才可以进入一个体式。我们的身体
是联动的,动作的先后顺序也影响了肌肉发力的程度,人体力学比机械学有趣多了。
瑜伽体式真的是从一步一步串联而成的。

最后,悄悄地跟老师说,这个“变态桥”,手在胸前互保手肘看起来还是蛮性感的呢。或
许也可以叫它叫“性感桥”,哈哈。

× How can I help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