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
CN

关于带口令 ZHU XINGWEI (VIKKI)

1110,开课第三天,老师第一次布置了带口令的视频作业

 

要带的体式序列是拜日式A。拜日式A是再熟悉不过的体式序列,平时习练听一些瑜伽老师带口令也感觉她们很轻松,便什么准备都没做,直接开录了。一开口,乱乱乱!首先,大脑意识到身体什么部分,但嘴巴说不出这个部位,甚至连前后左右这样的方位都说不出。其次,毫无头绪,不知从哪里开始讲,也不知道哪些要讲哪些不要讲。就算讲了,也极度不自信,总觉得哪里讲错了。再次,说话彻底打乱了原本的呼吸节奏。这让享受惯瑜伽流畅的呼吸感觉的我无比惊恐。最后,新学的梵语体式名不能脱口而出,需要时间去反应。

 

硬着头皮教完作业,我就没去多想了。直到几天后,老师又安排学员直接带口令授课。在经历了第一次带口令领大家一起做的混乱之后,我意识到,口令喊得好不好,已经不是我一个人的事了,而是关系到其他学员的身体,因为口令的混乱可能影响到大家的锻炼效果。

 

于是我开始冷静下来仔细思考应该怎么做。

 

梵语部分我不担心。只要不断重复就能解决。每天早晨起床,在脑海里反复默念体式梵语。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大声读出来。我感觉每一个梵语都自带一种节奏和语调。这大概就是它可以自然唱诵的原因。当渐渐感受到这种韵律的时候,基本上只要出现第一个音,后面的音就会自然带出,就像唱一首熟悉的歌谣。

 

针对呼吸杂乱不受控制的问题,我特意咨询了老师。在了解这是每个人瑜伽老师都会经历的问题,并且是会随着时间和反复实践自然解决之后,我便不再纠结了。

那我需要解决的只是熟悉口令和实践口令的问题。

第一步,我决定先用文字描述所有体式动作。文字描述尽可能详细,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从上而下或从下而上,从前往后或从后往前,不分重点地将自己的感受经验体会以及老师强调的动作要领全盘记录。

 

第二步,解决梵语体式语该出现在哪里的问题。经过两次带口令之后,我意识到口令内容应该分为两段,分别满足两部分要求:1】引导进入体式;2】调整体式尽量达到精准。第一部分应该精短,强调进入体式的关键部位及运动方向,重心,用力点;第二部分,我认为可以分两种情况:

  1. 在无法看到学员的情况下(针对我现在的状况):
    1. 详细版本:估计方方面面(适用于开始教学初期,主要目的是为了让自己更加熟悉体式和口令;或者私教课)
    2. 重点版本:强调动作要点,或易出错的地方(适用于学员已有一定基础时)
  2. 若能看到学员,则需要根据学员的状况作出调整。根据学员的身体素质,适当地增加或减少一些口令细节,但必须强调出动作要领。

据此,我认为完整的口令应该包括:呼吸气口令 + 引导词 + 动作名(梵语)+ 动作细节或要领

 

到这一步,我以为大功告成。然而再次实践,便发现依然有新问题。对于带口令过程中依然存在的思索、停顿、犹豫,我认为由于有了文稿这便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熟能生巧,总会有不假思索的那一天。问题又回到了呼吸。不知是否因为自己的体力还是有所欠缺,还是边做动作边喊口令本身还有别的窍门,总之,做完5轮拜日A5轮拜日B,我在带站姿序列一到第二个动作virabhadrasana 2时,已经喘得像跑完了半马。喘还带来声音语调的波动,极度不稳。我认为这种不稳的口令,是种不利的能量,会让学员更加紧张焦虑,同时对自己也不利。

这部分应该怎么解决呢?这或许并不是一个28天的教培可以解决的问题,而依然只是一个时间问题。然而,还是希望老师们可以多多分享一下经验。

 

RYT200平日班第93期ZHU XINGWEI (VIKKI)

× How can I help you?